【本文来自《关于“新冷战”的几点思考》评论区,标题为小编添加】
我觉得李教授和晨枫的判断是对的,美国毫无疑问已经对中国发动了新冷战。至于中国如何接招,我们还可以观察,但是,中国肯定是已经接招了。新冷战是以旧冷战为参照物的一种思维方式。在对比中会发现有相似的国家行为特征,比如,确立10年以上的国家战略敌对行为,会为了打倒对方整合世界范围内的政治资源,组建战略同盟。尽一切可能的措施 阻止阻遏对方整合资源的能力,其中包括运用自己的优势阻遏对方的科技创新能力。在这几点上,美国表现尤甚,甚至到了不择手段耍流氓的地步。当然专业的政治学者还可以列举更多双方的战略敌对行为。但是,就像古希腊哲学家说的,人不可能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,第二次冷战的历史条件和第一次冷战决然不同,表现形式当然会不一样,与其称为二次冷战,不如叫美国全方位阻中战。这是因为,其一,美国有意打一次新的冷战但中国没想打又不得不打,这和第一次冷战美苏都有意愿打冷战不一样,其二,现如今世界形势是中国深深地嵌入了世界经济链条,美国不得不先搞小院高墙,极力隔离开中国再说。只要成功隔离开中国,就会轻车熟路把第一次冷战的招数再用一次就可以了,美国当前就是这样做的。
为什么中美会走到这一步,既不是民主自由之类的政治正确,也不是美国两党所代表的不同势力的矛盾激化,更不是苏联解体中国无用论,只有一个原因,就是中国整合资源的能力让美国产生了惊慌,这表现在经济和科技的极大发展大大出乎美国的意料,直接威胁到美国对全球的资源整合。其中又分为物质财富整合和政治资源整合。
美国整合全球资源依靠两个方面,政治资源整合依靠等级制的盟友体系,经济资源或者叫财富资源整合依靠的是美元。至于强大的军事和先进的科技只是美元的外在表现罢了,没有了美元的对全球的财富掠夺,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先进科技瞬间就会崩溃。中国自身的发展,推出的一带一路战略,金砖国家体制,亚洲基础设施银行,金砖国家银行,一带一路基金,中国的银行结算等等都动了美国的奶酪,从中国的视角看是中国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,但从美国的视角看显然动摇了美国统治的根基,战略对抗不可避免。可以说中美已处于新冷战。
新冷战既然开打,烈度和结果如何,我们不防预测一下,首先烈度肯定大过美苏冷战,因为看似美强中弱的现状,对美国来说更致命,因为上一次冷战,美苏都认为自己实力超强,形成了恐怖平衡,没有根基崩塌之忧,至少当时美苏是这样想的。现在不一样,中国发展到现在肯定没有退路,退就会打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。美国也没有退路,退就会收缩现在的战略态势,承认自己不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,这对美国来说绝无可能接受。由此可以判断,这次的战略竞争能不能控制在冷战的冷和平状态都不好说,烈度必然大于第一次冷战。其次,时间长度美苏冷战持续了近40年,这次肯定不会这么久,但十年是不够的,至少20年。如果从特朗普2017年算起,至少会持续到2037年以后。至于为什么会是2037年以后我们可以另外讨论。
中国能打胜这次战略对抗吗,肯定能。简单分析一下,现在的美国由于国内生产财富(是财富不是商品)的能力和消费(维持高质量的国民生活和维持帝国运转的成本)之间的不平衡已构成了无解的死循环。其二,中国是最会进行反思的国家,必然不会重蹈苏联的覆辙。其三,美国作为守成大国,极其傲慢与偏执,信用所剩不多。其三,美国的国家体制是维护大资本家的利益,国内财富集中度太高,不但会激发矛盾,还会导致支配资源的能力受限。其四,中国已找到了美国的死穴,那就是美元,美元崩塌,美国也就只有出气的份了,而由于美国自己破坏了美元信用,中国只是顺势而为即可。
中美的战略竞争,拉开了序幕,我们都是见证历史的人,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个人的不幸,都不由我们自己决定,我们只有众志成城,努力抗争。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强者。